煤礦井避難硐室密閉門(和利隆牌)為不斷提升職工綜合素質。該礦堅持以“管理為重點,現場為陣地,培訓為手段”,嚴抓細管,深化考核,充分利用班前會、安全例會等時間,組織職工開展安全意識、形勢任務、工序操作、技能提升等培訓,不斷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提升職工隊伍綜合素質。
該礦針對頂板壓力大、維護困難、管理難度大的掘進頭和工作面,要求現場跟帶班管技緊盯工作現場,嚴格執行勤動腦、勤匯報、勤溝通和嘴快、腿快、手快的“三勤三快”安全管理法,及時發現并排除隱患、堵塞漏洞。對待問題不論大小、不留死角,一抓到底, 避免現場管理出現盲區,堅決做到現場小隱患不過班,一般隱患不過天。
煤礦井避難硐室密閉門(和利隆牌)用于煤礦井下避難硐室過渡室與生存室之間。保護硐室內人員安全(一套兩扇)。向外開啟,起到能防水、防火、防沖擊波的作用。避難硐室的兩套門分為防水和防爆兩種,防水壓力可根據您的要求制作,防爆壓力一般為0.3MPa,避難硐室常規尺寸有800*1600,800為寬度,1600為高度,尺寸都可以按照您的要求定做。
1、進入避難硐室前,先通過防火密封門上的觀察窗口查看過渡硐室內是否有人如果有人正在洗氣等其結束洗氣進入生存硐室并關閉生存硐室門后硐室外的避險人員再打開過渡硐室門進入過渡硐室進行洗氣。
2、每次洗氣人數不宜超過8人。
3、避難硐室正常運行狀態下應關閉CO2輔助硐室門。
4、采用壓風供氧,硐室內共有4個壓風供氧出口均需打開。
5、采用O2供氧,當O2傳感器顯示O2濃度低于18.5%或高于23%時,可緩慢旋轉O2流量計的旋鈕來調節硐室內的O2濃度。
6、當生存硐室內O2,CO和CO2濃度達到人體呼吸要求O2濃度為18.5%,23%,CO濃度小于24ppm,CO2濃度小于1%。的安全濃度后,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7、在壓風被破壞的情況下,溫度控制閥TCV-1、2、3、4中始終有至少一個處于*開啟狀態。當生存硐室內的溫度、濕度、CO濃度,CO2濃度在安全范圍內時,可根據實際情況減少溫度控制閥TCV-1、2、3、4開起的個數。
8、當CO2壓力小于600PSI、過濾除濕降溫集成裝臵無法正常運行時,打開緊急氣體旁路系統控制閥延長裝臵運行時間。
9、當中煤硐室內CO2濃度無法降至1%以下、或吸附劑顏色變為淺紫色時,更換CO2吸附劑。
10、凹槽標識應和吸附劑標識CO*確保吸附劑放臵到正確的凹槽中。CO吸附劑一經充裝放臵,請勿更換或移除。當生存硐室內CO濃度無法降至24ppm以下時更換CO吸附劑。
煤礦井避難硐室密閉門(和利隆牌該礦嚴格落實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定級辦法”和“基本要求及評分辦法”,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技術和崗位等標準體系,實施安全生產標準化全面達標工程,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動態達標和崗位達標。為抓好現場施工過程控制,跟班管技對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必須有檢查、有追究、有整改、有落實,確保現場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