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 市場分析】4月28日消息,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主辦的首屆《中國實業振興峰會》于4月28日在中國大飯店舉行。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海稱,我們國家不缺具體的專業人才,缺的是能做大系統規劃的架構師。自主化程度越高的企業,自主創新程度就越高,這些行業培養了一大批能做大系統架構設計的人才。
以下為發言實錄:
于德海:大家好!以上的企業家講得非常好,也是我難得的一次學習的機會。實業就是要實實在在做的一個行業,要用你的一生、要耐得住寂寞,要努力地拼搏著去做的一個事業,一個國家只要實業興旺,國家民族才能興旺,人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
制造業是實業的基礎,的制造業又是制造業的基礎,大連光洋是一個民營的企業,我們用了近20年的時間,在國家和省市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國家重大專項的支持,我們把這個數控產業建立了三個完整的鏈。這三個完整鏈是,,建立了完整的技術鏈。第二,建立了完整的人才鏈。第三,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有了這三個鏈以后,我們這個產品在市場上用戶提出新的性能提升、功能提升、性能保證的要求,在技術上解決就沒有任何障礙了。
第二個巨大的好處就是性價比好,因為任何產品的競爭,產品質量要好,功能要達到相同的上的水平,但是你一定要有好的性價比,因為你只有好的性價比才會去占領市場。
有了完整產業鏈,它就可以把這個性價比做到好。現在上大家都在講智能化制造,德國政府推出工業4.0,咱們國家提出中國制造2025,其實搞這些智能化的制造,目的就是一個。就是要用低的成本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來。將來這個市場是誰的市場?誰的產品性價比高,這個市場就是誰的。
現在我們五軸機床應該說在國內航空航天領域,我們的產銷量已經是位居國內。特別是我們給航天科工集團三院三十一所我們提供了22臺五種類型的五軸機床,建立了一條全國產的五軸機床導彈發射基地數字化生產線。這條線運行了以后,科技部的黨組書記王志剛3月10號到航天科工集團調研,3月28號工信部的部長又親自參加,搞了國內200多家軍工企業的現場推廣應用會。打造這種效果,就是因為我們有這三個完整的鏈。
我們還有三個共同,三個共同就是和用戶要建立共同創新、共同提升、共同受益這么一種合作關系。在三院三十一所這個案例比較典型,我們2013年提供的兩臺五軸機床,應該說暴露了很多問題,無論在性能上、功能上、可靠性上,他們如果把他們多年應用國外機床的經驗和他們在工藝上積累的多年的經驗,毫無保留的提供給我們,而且在這個基礎上,又能提出很多自己獨有的一些創新的想法。所以我們和用戶建立了這么三個關系,共同創新、共同提升、共同受益。后一定要體現在共同受益上,沒有共同受益的合作是不會長久的。
有了這完整的三個鏈以后,我們就可以做到基礎零部件保證關鍵功能部件的水平,關鍵功能部件保證主機的水平,這和咱們在座的其他企業也是相互的。比如汽車行業,大家都認為德國的奔馳、德國的寶馬整車好,它的整車好因為它有好的發動機、它有好的變速箱、它有好的汽車底盤。它的發動機好,是因為它有好的發動機的零部件,所以這就是基礎零部件決定關鍵功能部件的水平,關鍵功能部件決定整機的水平。
或者換句話講,像我們做數控機床的,數控機床就是用戶的仆人,關鍵功能部件就是機床的仆人,重要的零部件就是關鍵功能部件的仆人,那么既然是主仆關系,你仆人就得毫無條件的的滿足主人的的要求。如果沒有完整的這三個鏈,主仆關系很難做到。當你有了這三個完整的鏈以后,主仆關系就能夠建立起來。當你真正的主仆關系建立起來以后,終的目的就是要滿足用戶的共同要求,就是要給用戶帶來大的利益。
的制造業,在座的各位應該也都很清楚,它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命運,這里面的人才又決定了制造業的水平,人才在這兒借這個機會也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觀點。像咱們國家的具體專業的人才,應該說不缺,無論是搞機的、搞電的、搞光的、搞網的,這方面的技術人才都不缺。但我們缺的是這個行業的能做大系統規劃的架構師,通過今天這個會議和以往的和國內的航空航天這些企業的接觸,我感覺越是自主化程度越高的企業,比方說航空航天這些行業,它都得你來自主創新,而且是多年的積累。應該說這些行業培養了一大批能做大系統架構設計的人才。假如有這個可能,國家可以從這些航空航天的企業里面,把能夠掌握大架構規劃的、大系統規劃的人才往其他行業分流一下。因為這個系統規劃對一個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只有系統規劃是正確的,這個產業才能夠少走彎路,才能夠更快的縮小和國外的差距。
我今天來也帶了幾個部件。首先看到這是一個產品,這是汽車增壓器上的部件,這個加工的機床就是用了我們一個小規格的歷史的五軸車系車床加工的,是七分鐘,從材料上去到成品出來,大的特點是它里面的傳感器、它的控制系統、它的各類電機、它的關鍵的功能部件,什么電主軸、轉臺,完全都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加工這個產品的機床在2013年也出口到德國,德國的同行看完以后,我們賣到德國的價格,他們認為如果說中國人把這種機床的性價比做到這種程度,那么將來德國的話說,那可能我們就要沒飯吃了。所以說這個產品的性價比是非常重要的。
再給大家看這么一個小產品,這個小產品就是機床里面很關鍵的一個部件,電主軸,現在對電主軸的要求就是加工的工藝要求,要求這個道具必須中心出水,因為中心出水才能把加工的鐵屑及時的沖洗出來,這時候就需要這個旋轉接頭,這個旋轉接頭就能保證高壓的冷卻液一端是旋轉的,一端是不動的。這個接頭大家能知道它是多少錢一個嗎?就這一個東西國外賣給我們的,人民幣八千到九千元。它所謂的核心材料就是這里面一個陶瓷材料,這個產品我們做下來,它的成本價值不菲,只有200塊錢,所以基礎零部件它的附加值也是很高的。
大家再看看這個部件,這個部件干什么用呢?它是機床在加工的時候被加工供件的在線及時檢測,以往是沒有的時候,下來進行檢測,如果某一道工序出現誤差了,滿足不了要求,這個工件就廢了。進入到智能制造,這些傳感器都是必備的。就是它加工的過程和信息化都是同步產生的。這就是數字化制造、智能化制造不可或缺的關鍵部件和技術。這個部件國外賣給我們是人民幣7到8萬,但是它實際的材料成本也就四千塊錢。
這個部件是測量的道具,因為道具在加工切屑過程當中要磨細磨短,但是在可控的范圍內,它可以測出來磨細了多少磨短了多少,測出來之后在系統內自動補償。這個賣給咱們國家一個大約是五萬多,它的實際成本還不到四千塊錢。
我拿這幾個部件講什么呢?一個行業、一個產業基礎零部件的重要性,還有它真正的附加值,是在這些關鍵的部件上。
我利用這個機會也給大家交流一下我一個想法,國家要發展一個產業,一定要布局這個產業剛才我講過的完整的三個鏈。另外,一定要培養能做這個行業的、這個產品的大系統的規劃師,這個大系統的規劃師不是院校能培養出來的,而是常年在一線的有豐富的平臺才能夠培養出這樣的人才。謝謝各位。
(原標題:于德海:中國不缺具體專業人才 缺的是構架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