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會議】2021年9月4日-6日,全國特種加工機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61,以下簡稱“特標委”)六屆三次會議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召開,特標委委員、觀察員及標準起草單位代表等七十余名專家參加了會議。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特種加工機床分會理事長吳國興,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穆東輝、標準化主管胡瑞琳等領導到會指導。會議由特標委副主任委員林峰、馮建國主持。
特標委主任委員、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吳強為大會致辭。他表示,標委會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在全體委員、觀察員和標準起草單位的積極配合下,圓滿完成了各項標準化工作及任務,年度標準制修訂的數量有所增加、質量也有所提升,充分體現了特種加工機床領域標準化工作的活力和行業企事業單位技術專家的實力。他指出,標委會專家要增強國運意識,胸懷國之大者,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將行業發展對接國家戰略,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窗口,以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國有企業、高校院所、民營企業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為我國特種加工技術創新和先進制造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特標委秘書長王應作了“工作總結和計劃”的報告,提請全體委員審議。他從標準制修訂、標準實施、宣貫培訓、委員履職等八個方面,總結了特標委2021年的標準化工作情況,并結合機械工業“十四五”標準化規劃等重點方向,提出了特標委2022年的工作計劃。

隨后,特標委副主任委員林峰宣讀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關于調整標委會委員的函” “特標委關于批準觀察員的函”,主任委員吳強向10名新聘委員頒發了委員證書,副主任委員馮建國向新聘觀察員頒發了聘書。至此,特標委委員人數達到63人,觀察員7人。
會上,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穆東輝做了“機床工具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報告。2021年前7月中國機床行業受到國內經濟、機床用戶、投資與進出口等諸多積極因素的推動,呈現上行的趨勢,但受去年基數效應影響,行業全年可能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他指出,機床工具行業企業要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順應增長周期、搶抓發展機遇、提升發展質量,堅定信心、攜手合作,共創中國制造業美好的明天。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行業發展部標準化主管胡瑞琳介紹了協會團體標準《機床產品標識編碼規范》項目制定情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為了適應當今制造業轉型升級對數字化、智能化的要求,在行業內建立一個統一的標識體系對于實現供應鏈體系和企業生產系統的精準對接、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務具有重要作用。她呼吁特標委專家對機床產品標識編碼工作給予關注和支持,群策群力完成這項基礎工作,將對特種加工機床行業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會上,西安金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碧勝分享了“短電弧加工技術”的報告,詳細闡述了短電弧加工技術理論體系,并介紹了短電弧系列裝備的研制情況,總結了短電弧技術裝備創新應用取得的成績,為我國特種加工行業的補充、延伸與技術突破作出了貢獻。
會議期間,全體委員對有關標準起草工作組提交的《激光選區熔化成形機床 精度檢驗》等六項行業標準送審稿進行了審查。本次會議應到委員63人,實到委員及委托代表52人,符合標準審查的相關規定。經與會委員認真審查并通過舉手表決,六項標準送審稿獲得一致通過。
吳強主任委員在會議總結時表示,近年來特種加工機床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充滿活力,特別是激光加工和增材制造機床的標準數量增長較快,這符合我國制造業發展的階段性特色,對于完善特種加工機床領域標準體系具有促進作用。他強調,標委會工作要做實做細,進一步提升標準制修訂的質量與效率,用標準推動技術創新,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相信在標委會全體成員、行業企業和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特種加工機床領域的標準化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