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鵬:“90后”新秀帶動班組創新風暴
2017年08月16日 11:04機床商務網點擊:8861
【中國機床商務網 專家學者】身為“90后”,進入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汽輪機廠不到4年時間,已成為班組的“計算機大咖”,著班組的創新風暴,還將市級技能大賽、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等重量級榮譽收入囊中,這樣的成長速度著實不多見。而在崔新鵬看來,這些成績的取得既需要自身的堅持和努力,也得益于公司為青年技術人才所用心制定的培養體系。
上海汽輪機廠
走進電氣被“1+3+5”吸引
2013年,上海電氣宣講團來到崔新鵬就讀的重慶大學進行校園招聘。“當時對招聘的一些崗位具體要做什么都不太懂,就是沖著上海電氣這塊牌子去聽了宣講。當時印象深的就是感覺這家企業對人才很重視,會根據每個人的特點提供多樣選擇,并制定系統的培養計劃,我覺得這對于年輕人來說很重要。”
崔新鵬所提到的人才培養模式,是“1+3+5”工作閉環體系,其中涉及導師配備、帶教計劃制定、素質測評、針對性培訓、員工和導師激勵等。雖然將要去的上海是一座陌生的城市,對公司所制造的發電裝備和工作崗位還沒有清晰的概念,但有這樣一套人性化的人才培養體系,讓崔新鵬感到心里有底:“聽完就覺得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
就這樣,崔新鵬順利進入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汽輪機廠工作,主要負責各類火電、核電汽輪機燃氣輪機,轉子及其相關部套的工藝技術準備、工藝設計及數控程序編制工作。
初入車間總是問“白癡”問題
雖然大學讀的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在校期間也參加過各種比賽并獲獎,但“汽輪機”、“燃氣輪機”、“轉子”究竟長什么樣子,是怎么造出來的,具體派什么用場,崔新鵬知之甚少。
按照慣例,崔新鵬入職后要先帶著任務到車間“泡”上半年時間:熟悉產品,了解自己所要負責的零部件是怎么加工出來的;跟蹤工時,看看程序設計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等。崔新鵬自嘲:“剛進去的時候,看什么都新鮮,老是問一些很白癡的問題,老師傅們就不厭其煩地給我解釋。”半年在車間的歷練,也為崔新鵬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車間里的學問太多了!這些零件看似單一,但細節特別多。比如切一個側邊槽,要選什么刀,找哪個角度,給進去的力度,在編程的時候有太多要考慮的。”
隨著各項工作技能的熟練掌握,崔新鵬在同批新員工中脫穎而出,獲得入廠后的個獎項:技術部“青苗獎-佳新人”獎。在全廠“刀具精細化管控”平臺的搭建工作中,崔新鵬與團隊成員一起,搜集匯總各車間刀具信息,制定刀具打碼規則,終圓滿完成“上汽廠刀具一體化管控平臺”的上線任務,方便了企業的刀具管理,大大提高了刀具的使用率,平臺施行兩年來總計降本逾千萬元,其團隊也榮獲“上海市青年突擊隊”稱號。
“神速”成長一步一個大臺階
“小崔啊,他可是我們廠青年人才里的明星。”提及崔新鵬,有老員工這樣評價。的確,短短四年時間,崔新鵬在成長之路上可謂一步一個大臺階:2014年提出的軸頸優化方案獲廠技術降本二等獎;2015年提出的轉子鍛坯供貨狀態優化及加工道序改進方案獲廠技術降本二等獎;2015年參加第五屆“上圖杯”先進成圖技術大賽機械類計算機三維造型競賽獲得個人賽二等獎、團體賽二等獎;2016年參加上海市職工數控、焊接技能大賽,獲得數控技能大賽個人金獎(名)、團體金獎,并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
在全國首臺百萬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汽輪機中壓轉子、1240MW超超臨界中間再熱凝汽式汽輪低壓轉子、AE64.3A重型燃機輪盤等新產品的技術準備及制造過程中,崔新鵬還召集設計、工裝、制造車間等相關人員商討工藝方案,并提前配備刀具、夾具等工裝,準備數控程序,加工過程中駐足現場,調試程序、切削參數,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圓滿完成了新產品的加工任務,榮獲多項市級大獎。此外,他還開發了一套工作軟件,極大地提升了轉子數控程序的準備效率和準確性,減少了人為失誤率,降低了加工風險。
有人稱崔新鵬是“神速成長”,而他也慶幸自己做出的職業選擇:“事實說明,當時的判斷是對的。進廠的幾年,始終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被關注的,每一步成長都有很強大的支撐,每往前走一步都有更大的平臺。”
(原標題:“90后”新秀帶動班組創新風暴)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wzmyfl.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