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師”池新連:每年整形萬余發航天火藥
2017年01月04日 09:42機床商務網點擊:6375
【中國機床商務網 專家學者】毫厘之間的厚度,在航天火藥整形領域,這是“整形師”們必須恪守的生命線。一旦操作不慎、蹭出火星,火藥會被瞬間引燃甚至發生爆炸,逃生的機會幾乎為零。
面對如此高危的一份工作,“整形師”們是如何堅持的?他們怎么做到膽大心細的?日前,記者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湖北行采訪團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四院四十二所,采訪了“刀尖上玩火藥”28年的國家技師池新連。
“池一刀”與0.3毫米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四院四十二所地處湖北襄陽的小山溝內,位置有些偏遠,鮮少有人知曉。不過,四十二所卻名聲在外,他們在固體推進劑領域深耕幾十年,支撐了中國戰略導彈發展。此外,還在宇航產品、特種材料等多個方面取得突破。
在四十二所,池新連是個傳奇人物,他負責在火箭發動機藥面做整形,可謂是在“刀尖上玩火藥”。“玩”了28年,不僅沒出任何事故,還玩出了花樣,做出多項創新。

“整形師”池新連:每年整形萬余發航天火藥
為何在“刀尖上玩火藥”?據了解,由于藥面的原始形態千差萬別,不可能都有平整的表面,一些歪斜的狀態,以及邊緣地帶,機器切削不了,就需要靠人工,雖然智能技術越來越發達,但手工操作的比例還是很大。
顯然,這是一份高危職業,是在火箭發動機藥面上做整形,意味著在火藥上雕刻,即對火箭發動機里的燃料藥面精細地進行修理、開槽、挖藥、修補等。由于固體火箭發動機裝填的都是高能量的“烈性炸藥”,一遇到火星便有爆炸的可能,因此,被業內稱為“生命邊緣線”上的操作。
通過摸索,擁有過硬的技術及心理素質,池新連成了業內的技術大牛。如今,他練就了一手快、準、穩的絕活,同時在創新方面,帶領工作團隊積極摸索各類新工藝、新技術,完成了6項澆注及整形工藝技術創新,并制定了多項作業規程和企業標準,被業內公認為固體發動機藥面整形領域的“池一刀”。
池新連通過成千上萬次地琢磨練習后,他每一刀的精度不超過0.3毫米。為此,池新連自主研制了70多種整形刀,如今已用壞了數十把。
“再危險的工作總要有人干”
航天之路從來都不平坦 。28年前,從高校畢業后,池新連選擇成為一名航天人,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四院四十二所,當起了航天火藥“整形師”,負責固體火箭發動機藥面整形工作。
“驚喜”,這是池新連成為一名航天人后的大感受,不過,“更大的驚喜”接踵而來。池新連介紹,入所課,是師傅帶大家觀看發動機點火試驗。烈焰瞬時從噴管噴射而出,并伴隨巨大轟鳴聲,這一幕讓池新連倍感震撼,也意識到了這份工作的危險性。
池新連坦言,這份工作也讓家人有些擔憂,除非出差,平時工作,家人都要等到他回家再休息。
然而,“危險”并沒有嚇到池新連,他從未因此想到放棄。靜下心、沉住氣,他慢慢地將其視為一份事業來做,一做便是近三十載。
談及堅持的原因,池新連表示,自己被師傅的一句話深深影響,“師傅說,這份工作雖然危險,但再危險的工作總要有人干。況且,只要遵守規律,再危險的工作其實也是安全的。”
池新連說,“那時,我意識到了這份工作的責任及光榮。”
徒弟:做實驗的時候,師傅讓所有人都出去
師傅的教誨,同樣,池新連也將其傳達給了他自己的徒弟,如今,池新連已帶了七八個徒弟,四十二所的航天火藥整形師也發展到了第三代。
池新連徒弟姜玲麗表示,師傅是常把笑容掛在臉上的,因為整形是特別考驗專注度的工作,如果心情不佳,就容易出現紕漏。因此,師傅每天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會特別關心大家,一察覺到大家情緒不穩定,立馬便會協助解決。
姜玲麗說,“師傅有許多令人感動的舉動,其中,令人感動的是,每次有新的整形實驗,他都是個‘吃螃蟹’的。由于各方面的系數都不穩定,存在很大的風險,但師傅總是一個人鉆到實驗室做實驗,還要求我們所有人都出去。”
這樣挑戰性的實驗,池新連已經歷多回。四十二所軍品事業部負責人郭翔介紹,在新一代高能推進劑進入關鍵試驗時,所有人都撤到防護墻外,只留池新連等一兩個人進去‘整形’,當時,消防車、救護車都在外面備著。
對此,池新連記憶猶新,“當時,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工具刀接觸火藥的瞬間,能明顯聽到自己的心在蹦蹦地跳,特別是后的關鍵一刀。不過,在找到操作規律后,心很快就靜下來,終成功解決。”
航天事業的幕后“推手”:每年整形萬余發航天火藥
28年,池新連所堅持的事業危險而榮耀。發動機是導彈的“心臟”,為導彈飛行提供強大推力。而推進劑藥柱是發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藥面整形是要求高、危險的生產工序之一。
郭翔介紹,“推進劑是國家安全的戰略資源,一代推進劑直接推動一代武器裝備,推進劑的性能直接決定武器的戰能。在池新連等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所研究出了多代固體推進劑技術,了專業的發展方向,并以此支撐導彈創新。”
據了解,池新連所帶團隊每年完成萬余發固體火箭發動機的藥面整形,涉及近百個戰略戰術武器及“神舟”飛船等宇航工程。
值得注意到是,11月3日晚,中國研制的規模大、技術跨度大、運載能力大的新一代推力運載火箭“長征5號”在海南成功首飛。其中,池新連團隊參與研制的兩個產品便應用其中。
(原標題:“池一刀”傳奇:在航天火藥上雕刻,生命系于毫厘之間)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wzmyfl.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