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通快(中國)有限公司>>公司動態>>“給我一個支點,危機就是轉機”—全新TruLaser 1000 Basic Edition系列客戶案例
“給我一個支點,危機就是轉機”—全新TruLaser 1000 Basic Edition系列客戶案例
“給我一個支點,
危機就是轉機”
—全新TruLaser 1000 Basic Edition
系列客戶案例
2023年,黃曉雷遇到了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大問題。
說小是因為,外觀上來看,只是一個太陽能面板上需要用到的小零件 —— 一個小小的齒條。
說大是因為,拿下這個單子,就意味著可以撬動萬億級光伏產業。
客戶理想是,精度高,沒毛刺,快速大規模量產。
可問題是,做不到。
危機還是轉機
自2005年創辦蘇州龍行洲實業有限公司以來,黃曉雷一共經歷了兩次大的危機,而且都是他“自找“的。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做模具加工,憑借踏實肯干的性格迅速在這個行業站穩了腳跟。但是他不滿足于跟在頭部企業后面亦步亦趨,為了提升客戶滿意度,在人員安排、設備配置、生產流程方面不斷琢磨,硬是做到了別人7天才能交的貨,他能3天保質保量完成。
2012年,模具加工業務正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又猛然掉轉船頭。因為在他看來,一個行業發展到巔峰的時候,內卷的危機也就暗藏其中了。與其讓危機找上,不如主動出擊,把危機化為轉機。他果斷在公司內部推動改造升級,迅速出掉50幾臺舊設備,充足現金流,升級新設備,專攻鈑金加工。

他很清楚商業經營需要團隊協同,逐漸在內部組建起幾十人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團隊,很多都有10年以上的行業經驗,從客戶需求、設計、報價、打樣、量產、物流到售后,每個環節都持續精打細磨。

成功轉型后,業務遍及配電設備、醫療設備和智能快遞柜等機箱、機柜、零配件產品。左手在大規模量產方面為客戶降本增效,右手在專業定制化方面幫客戶出奇制勝。
而2023年的這個小小的齒條問題,又是一場新的危機,但是同樣也是“自找“的。
公司目前發展良好,只要固守原有業務一樣可以過得很滋潤。但是黃曉雷看的是更長遠的未來和更深層次的現狀——鈑金加工競爭白熱化,企業發展需要新的變量,這個小小的變量必須給公司帶來質變。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次小小的齒條危機,可能就是他夢寐以求的轉機。
給我一個支點
在綜合分析了目前的各種條件之后,團隊得出結論,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引進更高端的激光加工設備。
方向明確之后,他開始拿著材料在市場上反復打樣、比較,一家家設備試用下來,效果都不理想。
不是精度不夠,就是穩定性差,又或者穿透力欠缺。
最終他把目光瞄向了行業技術天花板,也是最后的希望——德國通快。
打樣下來,通快的效果明顯優于市場上的其他方案,但是仍舊達不到理想要求。就在黃曉雷覺得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技術條件時,通快傳來消息:通過和德國工藝專家溝通,確定了一套新的方案。
材料送過去一試,精度遠超預期。通快就是通快,他立馬下單了一臺通快全新TruLaser 1000 Basic Edition。

之所以選擇這樣一臺設備,黃曉雷考慮得很全面。作為鈑金行業一名“資深打鐵匠”,通快這顆種子很多年前就在心里種下了,就等合適的溫度和水分。
這臺通快全新TruLaser 1000 Basic Edition出廠即配備直觀設計和簡易編程軟件,內置的切割參數讓新手也能迅速掌握。在擁有高性價比的同時,符合通快一貫的穩定、高效、安全的切割能力,強大的全球服務網絡也保證了7天24小時快速響應。
更重要的,當討論到通快時,就已經不僅僅是在選擇一臺設備了,更是在向市場傳達他的志向和實力。
通快工廠的實地參觀進一步讓他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在那里,通快專家介紹道,整個工廠是按照德國和瑞士的最高制造標準一比一復制了每一個生產環節和測試流程。每一個核心零部件,從激光器到切割單元的完整光學裝置,都經歷了重重考驗,整個檢測過程包含15個以上的測試環節,確保每臺出廠設備都能達到最佳狀態。扎實的用料和嚴謹的檢測讓他親身感受到了為什么通快設備可以使用15年、20年之久。

投入生產后,出色的加工能力自然幫助他拿下了這筆太陽能訂單。同時,切割效率提升了25%,人工成本降低了30%,24小時平穩高精度加工。有了好的開局,越來越多全球性的大客戶開始找上門來。高質量訂單的雪球越滾越大,進一步推動龍行洲制造實力階梯式上升。
這臺全新TruLaser 1000 Basic Edition就是龍行洲打開通快這座寶庫并由此走向全球市場的鑰匙。
傳統鈑金加工業務不可逆轉地向著精密鈑金制造轉變了,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從一開始,黃曉雷就非常注重培養自己的長板:優秀的團隊、完善的管理和清晰的流程。但是為了撬動更大的市場,讓企業再上一層樓,他還必須在每一個適當的時機找到一個支點。
而在精密鈑金制造領域,有了通快這個支點,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