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平底立銑刀和球頭立銑刀在外球面加工的技術常識剖析和宏程序知識分析
閱讀:165 發(fā)布時間:2020-8-12一、引言
隨著數(shù)控加工的快速發(fā)展, 市場上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數(shù)控刀具, 但是平底立銑刀和球頭立銑刀仍舊是數(shù)控加工中心加工外球面的常用刀具。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 必須正確理解它們的不同之處, 分別對待, 合理分析, 讓學生掌握加工外球面宏程序的區(qū)別點。
二、外球面加工的技術常識剖析
1. 平底立銑刀和球頭立銑刀的差異
(1) 平底立銑刀—— —刀齒散布在圓柱的柱面及一端面上, 它有直柄和錐柄兩種。平底立銑刀用于銑削平面、 擴孔、 溝槽和臺階面。 能夠進行粗銑, 去掉大量毛坯余量, 也能夠進行小面積水平平面或許概括精銑。 粗加工能夠運用平底立銑刀, 也能夠運用球頭立銑刀。
(2)球頭立銑刀—— —刀頭前端為帶 R形。 球頭銑刀用于銑削曲面, 可進行曲面半精銑和精銑, 小刀能夠精銑峻峭面(直壁)的小倒角。加工曲面時球頭刀的運用遍及, 可是越挨近球頭刀的底部, 切削條件就越差, 因而近期有用環(huán)形刀(包含平底刀)來替代球頭刀的趨勢。精加工應運用球頭銑刀。
2. 外球面加工的走刀道路
通常運用一系列水平面截球面所形成的同心圓來完結走刀。可用行切加工法加工, 在進刀控制上有從上向下進刀和從下向上進刀兩種。通常應運用從下向上進刀來完結加工, 此刻主要使用銑刀側刃切削, 外表質量較好, 端刃磨損較小, 同時切削力將刀具向欠切方向推動, 有利于控制加工尺度。
3. 進刀點的核算和進刀控制圖
首要根據(jù)答應的加工差錯和外表粗糙度的需求, 來斷定合理的 Z向切削深度, 再根據(jù)給定的加工深度 Z,核算加工圓的半徑, 即使用公式: r = sqrt [R2- z2]。此算法存在著走刀次數(shù)較多的表象。或許根據(jù)答應的加工差錯和外表粗糙度的需求, 來斷定兩相鄰進刀點相對球心的視點增量, 再根據(jù)視點核算進刀點的r和 Z值, 即使用公式: Z = R sinθ, r = R cosθ。
4. 進刀軌道的處理方式
關于平底立銑刀加工來說, 曲面加工是靠刀尖來完結的, 當?shù)都庋貓A弧運動時, 其刀具中間運動軌道也是一行徑的圓弧, 僅僅位置相差一個刀具半徑。關于球頭立銑刀加工來說, 曲面加工是靠球刃來完結的, 其刀具中間是球面的同心球面, 半徑剛好相差一個刀具半徑。
三、外球面加工的宏程序知識分析
1. 加工圖例
2. 平底立銑刀宏程序知識分析
待加工的毛坯為一圓柱體,現(xiàn)使用平底立銑刀加工,采用自上而下以等高方式逐層銑除余量,每一層采用G02 方式走刀(順銑)。每一層刀具 Z向變化量為 1。
找出關系:
X方向用 6 賦值,根據(jù)上圖可以利用公式: r = sqrt[R2- z2]。每一層刀具 Z向變化量為自變量 1,即可以推出 6= sqrt [ 4 4- 1 1]。X方向刀補用 6+ 7。
3. 球頭立銑刀宏程序知識分析
待加工的毛坯為一圓柱體,現(xiàn)使用球頭立銑刀加工,采用自下而上以等角度環(huán)繞加工方式逐層銑除余量(以角度為自變量),每一層采用G02方式走刀(順銑)。每一層刀具角度變化量為 2。找出關系:
X方向用 6 賦值,根據(jù)上圖可以利用公式: x = R cosθ。即可以推出 6= 4 cos 2 (其中半徑 R用4 賦值,角度變化量用 2 賦值)。
Z方向用 5 賦值,根據(jù)上圖可以利用公式: Z = R sinθ。即可以推出 5= 4 sin 2(其中半徑R用 4賦值,角度變化量用 2 賦值)。
4. 針對兩者之間宏程序知識的分析,編制宏程序
根據(jù)加工圖例加工內容為外球面。為了對刀方便,宏程序編程零點在球面高點處,分別采用從上向下和自下而上加工方式。平底立銑刀加工宏程序號為O0001,球頭立銑刀加工宏程序號為 O0002。
四、結束語
通過兩者之間宏程序的對比,平底立銑刀和球頭立銑刀都可以加工外球面,一種采取每層變化量來控制, 另一種采取每層角度變化量來控制。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 要求學生要統(tǒng)籌兼顧, 應用外球面的數(shù)學特性, 正確進行宏程序分析, 來實現(xiàn)外球面的加工。
本文由 伯特利技術文章 整理發(fā)表,文章來自網(wǎng)絡僅參考學習,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伯特利數(shù)控一直以盡心、盡力、盡意的態(tài)度把握每一臺 加工中心、鉆攻中心的質量
相關文章可查閱本站:技術文章 或本文下方 標簽 分類
相關產品可查閱本站:產品中心
數(shù)控教學論文及行業(yè)發(fā)展資訊可查閱本站:行業(y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