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中國機床工業的特點及階段
閱讀:722 發布時間:2011-3-5經營: 塑料拖鏈 拖鏈價格 鋼鋁拖鏈 拖鏈 尼龍拖鏈 鋼制拖鏈
機床行業經濟運行的特點
*,市場繁榮,較次的數控機床需求量不斷上升,成套成線的大型項目需求量也不斷提高。
第二,制造企業增加迅猛,但企業間的規模、水平、質量差距明顯。雖然配套日益完善,但高水平的配套件仍以國外為主。
第三,進出口總量仍不斷增加,但總體上沒有質的變化,失守、低端混戰的局面雖有較大的改觀,但精加工靠進口、中低檔粗加工靠國內的市場心態沒有明顯的變化。
中國機床工業的三個階段
*階段,新中國初建,百廢待興,人才缺乏,科技落后。在蘇聯專家指導下,機床廠根據他們的圖紙逐步生產一些手動普通機床,以供應生產急需。此后,在1950年-1957年短短的8年時間里,通過引進*技術、并合理規劃發展,我國陸續建設發展起了機床“十八羅漢”廠、七大綜合機床研究所,并成為當時機床工具產業的生產骨干,為中國整個機床工業的布局、生產、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可以稱得上60年來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第二階段,在經歷了3年大躍進以及文革時期的慘痛教訓后,中國開始走向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機床工業也隨之逐步走上科學生產、大力發展的道路。在1958年-1979年的21年間,由于我國微電子、計算機等基礎理論薄弱,機、電、液、氣各種元件技術不過關,數控機床的開發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經歷了三起三落,zui終因性能不可靠,無法用于生產。
第三階段,直至1980年改革開放,開始引進日、德、美數控系統、以及各類數控機床、加工中心,進行合作生產。通過邊仿、邊學、邊造、邊用,逐步掌握了數控機床的一些技術、特點與發展規律,發展比較迅速。2006年,國家又提出大力加強自主創新。中國的數控機床生產研發開始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