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調結構 轉方式 促進行業平穩較快可持續發展
閱讀:1121 發布時間:2010-11-15
一、關于目前面臨的形勢
下面,我從行業的角度,主要通過對前八個月運行情況及特點的分析,談一下對目前形勢及下一步走勢的看法。
1~8月份,我們行業比較好地完成了今年1月份常務理事會制定的發展目標,在應對金融危機、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實現了機床工具行業平穩較快發展。同時,面對當前形勢,感到某些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更應該增加在調整結構和迅速轉變發展方式方面的緊迫感。
1. 1~8月份各項指標完成情況
1~8月份累計幾項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如下:
(1)工業總產值3365億元,同比增長42.2%。其中:金切機床行業增長35.5%;金屬成形機床行業增長42.4%。
(2)工業產品銷售產值3297億元,同比增長43.5%。其中:金切機床行業增長35.5%;金屬成形機床行業增長41.9%。
(3)機床工具產品出口44億美元,同比增長50.1%。其中:金切機床行業增長33.1%;金屬成形機床行業增長23.7%。
(4)利潤總額205.7億元,同比增長73.8%。其中:金切機床行業增長59.3%;金屬成形機床行業增長113.2%。
根據所掌握的重點企業1~9月份的情況,預計到年末,機床工具行業2010年工業總產值能夠同比增長20%左右,也就是說,2010年工業總產值有可能*次突破5000億。
年初以來,尤其是1~5月份所謂井噴式的增長,造就了1~8月份這種有些出乎意料的增速。除此之外,行業在科技創新、產品開發、結構調整、服務水平提高、人才培養等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績。總之,今年的工作為我們迎接后危機時代,迎接一個更加主動的巨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既是全行業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貫徹國家應對金融危機一攬子政策拉動的結果。面對金融危機,我們既有“市場倒逼”機制的推動,又有“重大專項”貫徹執行的拉動,各企業加快新產品研發速度,創新能力有所提高,取得的成果來之不易。面對金融危機,也只有中國機床工業,在后危機時代尚未到來時能實現這么大的增長。
2. 清醒認識形勢,加速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
進入6月份以來,新增訂單開始出現下滑苗頭,尤其是重型機床下滑趨勢明顯,需求結構也出現了變化。7、8月份雖然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仍超過40%,但環比分別下降9%和增長3.3%。
對增速開始出現下滑的趨勢應該怎么看?我認為是正常現象,是理性回歸。因為上半年出現的“井噴”現象有兩個特殊原因:一是金融危機以來市場萎縮所積聚的需求能量集中“釋放”;二是國家4萬億投資項目的拉動。不然的話怎么會出現不管是高中低檔,還是大中小規格的機床產品幾乎全部供不應求呢?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年初以來所出現的高速增長,也是與行業內各企業幾年來開始重視調整結構,提升創新能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分不開的。
對行業今年后幾個月發展總趨勢的基本判斷是:增速趨穩,回歸到平穩、較快、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預計全年全行業增速仍可望達到20%以上。
3. 結構性深層次矛盾更加突出
對于上半年出現的產銷“井噴”現象,不能盲目樂觀,必須進行深入的結構性分析。立足于應對后危機時期的挑戰,還存在許多深層問題亟待解決。
(1)產品結構:亟待優化。1~8月我們生產了65萬臺機床,但是單臺平均銷售同比有所下降。從數據上看,產量增長的比值是60%多,超過了產值和銷售額增長的比值。這就說明市場上單臺機床的出現下降。大家都知道,全行業已連續五、六年主機單臺銷售逐年上升,說明了行業的產品結構在逐年優化。但今年前8個月機床出現單臺平均下降的情況說明,在產銷兩旺的情況下,除部分產品市場銷售有所下浮外,更主要的是高中檔機床所占的比例在減少,低檔機床所占的比例在增加。
再深入分析一下盈利情況,1~8月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2.2%,利潤總額增長73.8%,利潤水平的增幅是產值增幅的近2倍。這種情況不排除企業由于經營規模增長和加強管理,采取降成本措施,對于盈利水平提高所起的積極作用。但是同時也不難看出,目前從全行業總體上看,低檔產品比高中檔產品*。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說明了我們還沒有跳出外延式增長的發展模式,這個問題不解決,行業的發展就不具有可持續性。因此,行業的產品結構亟待優化,行業產品結構的調整任重道遠。
(2)產業結構:數控系統、功能部件的“短板”矛盾愈加突出。數控系統,功能部件,長期以來一直是制約數控機床產業發展的“短板”。今年1~8月份進口同比又分別增長30.3%和61.4%,“短板”矛盾更加突出。在市場上,越是產品越受掣肘,在交貨期和服務方面都不能滿足要求,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
(3)未來的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從進出口兩個方面看:一是進口有增無減,1~8月機床工具進口總額95.4億美元,同比增長51 %。其中:金屬加工機床56.2億美元,同比增長41.7%,幾乎全部是高中檔數控機床產品。
二是出口雖然有所增長(1~8月機床工具產品出口總額44億美元,同比增長50.1%),但是通過對出口產品結構進行分析,機床產品僅占26.5%。其中:產品少之又少,中檔產品所占比例也不高,絕大部分為普通機床和經濟型數控機床等低檔產品。可見出口產品結構亟待優化。
未來的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ECFA協議簽訂后,中國臺灣機床產品,尤其是有些中小規格的產品和功能部件,還會占據更大一塊市場。同時,在歐美市場不太景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把市場戰略重點集中放在中國。前不久,美國制造業協會向政府提交了“美國重返制造業”的提案,并已獲批準。zui近日本政府頒布了一個法令,不再允許將數控機床、數控系統等高技術企業出售給境外企業,已出售部分股權的要回購。并且,政府將資助日本企業收購歐美有影響力的數控機床等高技術企業。
這些情況說明,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在汲取放棄制造業的教訓,力圖重振制造業;日本不僅加大了對本國數控機床產業保護的力度,并且還抓住機會,準備通過并購歐美企業等舉措,進一步提升本國數控機床產業的優勢地位。
我們應該意識到,今后一段時期,市場,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會愈發加劇。因此,應對新的挑戰zui根本的辦法,還是加速結構調整,加速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關于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
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不僅是當前行業的主要工作,也是“十二五”期間行業面臨的主要任務。下面,我重點圍繞產品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體系建設三個方面,講幾點看法和意見。
1. 產品結構調整
(1)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不能以課題為導向;不能脫離市場需求片面追求;要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自身特點和相對優勢,有節奏地進行調整。
要瞄準國家重點行業核心制造領域的需求,重點是汽車、軍工、能源、鐵路和軌道交通,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的市場需求。特別是,鐵路和軌道交通,未來幾年對裝備的需求增長會很大。要特別注意軍工、航空航天和船舶下一輪技術改造的需求。還要注意汽車業發展的需求。
(2)創新能力是基礎。創新能力的基礎是人才隊伍的建設。現在很多企業非常注重內部人才隊伍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需求結構發生變化時,做出快速反應,及時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因此,調結構,轉方式,zui關鍵的是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包括高素質的研發團隊、管理團隊和技工團隊。
2. 產業結構調整
如果說,產品結構調整,是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導,那么,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政府就起到主導作用,當然也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要積極參與。
(1)核心問題是解決數控系統、功能部件的“短板”問題。
目前,政府已經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在機床工具行業的“短板”問題,我們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產量和產值還很低,光靠企業投入困難很大,率低,投資風險很大,難以實現快速發展。
*和*等有關部委領導已經高度重視解決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制約數控機床產業發展的“短板”問題,并正在結合“十二五”規劃的制訂和“重大專項”的實施,研究政府加大投入,加大扶持力度的政策措施。作為行業和企業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如何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實現主機、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企業的有機結合,從戰略高度加快在行業內建立緊密的技術聯盟,以加速解決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短板”問題。
(2)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如何提高“產業集中度”問題。
從國外機床產業集中度的情況看,日本和德國的企業平均從業人員只有100多人。國外機床行業具有代表性的大企業只有兩家,一是日本的馬扎克,二是德國的德馬吉。我們與他們之間的主要差距不是體現在規模上,而是體現在創新能力和盈利水平上。因此,我們還是應該從產業鏈的薄弱環節多下功夫。在這方面,我們一方面希望政府在導向上給予更多支持,同時,我們號召主機廠、功能部件廠和數控系統廠,共同攜手,把行業做大做強。如果脫離行業實際,單純地追求規模和產業集中度,并不一定都能得到優勢互補,提升整體競爭力的效果。因此,要慎重。
3. 創新體系建設
(1)以企業為主體:為了使創新能力具有可持續性,必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關于這一點,胡錦濤*、*總理在多次講話中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目前在創新體系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企業主體沒有到位。企業主體能否到位,不是誰說了算的問題,而是要以什么為導向的問題。是市場,還是課題?是,還是競爭力?*領導在這一問題上講的非常深刻,她講“產學研用,關鍵是用,zui終要落到用字上”。
(2)組織形式:所謂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是要在科技攻關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創新體系和創新聯盟。企業應該主動爭當主體,這也考驗企業的能力和水平。
可見,我們還是要堅定不移地積極爭取促成在創新體系建設中,解決企業主體到位的問題。怎么做?許多企業有很好的想法,作為協會要竭盡全力,在政府和企業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4. 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有關服務型企業的建設,是該提到日程上來了。目前,我們很多骨干型重點企業,如沈陽、北一、大連等,都設立了全國服務的4S店,這本身是解決了理念問題。同時,還存在要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問題。要轉型,就是要從單純的賣產品變成既賣產品也賣服務,要從單純的制造型企業轉變成制造和服務型企業,我們還要付出很多艱苦而深入的努力。
三、關于下一階段行業的幾項主要工作
下一階段工作,重點是認真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加速調整、轉型,迎接“十二五”開年新的挑戰。在這種形勢下,企業要在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產品開發、工藝開發、人才培養和市場開拓等等很多方面,要做許多工作,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重點是要做好以下兩件事:
1. 積極落實并完成好“04重大專項”的各項任務,加速行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加速數控機床產品產業化水平提升
(1)國家有關領導對“04重大專項”提出了很多具體要求,要把重大專項引向深入(解決深層次的技術問題),引向應用,引向市場。要特別注重解決重點核心技術,要特別注重成果的產業化,要注意做好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的建設,要注意抓好人才的培育。既要出科技、產品的硬成果,又要出體系和人才的軟成果,形成的創新體系。
(2)對于重大專項任務的實施,政府有關部門要求機床協會加強對行業內企業所承擔重大專項項目實施情況的跟蹤,并結合行業實際發揮導向性作用。經過深入分析我們認為,下一步推進重大專項的實施,需注意把握三個方面的問題:
①要立足于專項的實施與行業的發展有機結合。課題的立項要以市場為導向;研究成果要加速實現產業化。當前,zui為緊迫的任務是將數控機床、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等課題項目的研究成果加速形成市場化和產業化。
②要集中力量、集中目標,突破重點關鍵技術。我們已向國家有關部委提出了具體建議,即建議把04重大專項的實施與“863”項目、兩化融合技改項目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等政策的實施有機結合起來。集中國家資源,聚焦攻關目標,有的放矢地重點突破數控機床、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核心技術,因為數控機床重大專項是科技攻關項目,而不是簡單的技術改造。既要進行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產業化工程,又要進行數控機床提高競爭力的產業化工程。在集中目標,重點突出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同時,注意與主機結合好。
③要爭取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注重機床行業內企業的示范作用。大家都知道,機床工具企業既是機床裝備的制造者,也是機床裝備的使用者,在某些方面(例如,加工精度和精度保持性)比行業外用戶使用的要求更高。只有行業企業自己應用了國產數控機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用戶才能放心購置、使用,才能逐步擴大市場,實現產業化。
基于上述認識,我們已向*提出了在機床工具行業內實施重大專項應用示范工程的建議。對于我們建議的總體思路,*領導已經給予了充分肯定。苗圩副部長表示“機床行業實施應用示范工程,無疑是正確的”;裝備工業司張相木司長也表示“想法很好,我們支持做好這件事”。
2. 受政府有關部門委托,完成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起草工作
根據有關政府部門領導的指示,下一步,機床協會還要針對行業的“十二五”規劃做好以下三件事:
(1)抓緊做好“十二五”規劃的修訂工作。規劃不能搞成“共產黨宣言”;規劃要以市場為導向,以解決產業發展的“瓶頸”,尤其是進口量大的產品為重點;規劃一定要精化、具體化,并力爭作為重大專項的指南;規劃要充分體現調結構、轉方式的思想,尤其是企業要注重提升服務能力。
(2)按照“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提出來的重點項目,集中精力抓一批技術改造或科技攻關的項目。既有行業內的,也有針對用戶領域應用示范工程項目。要把“04專項”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劃緊密結合起來。
(3)還要做好培育科技創新體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