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對千分尺的演進歷程懷有濃厚的興趣呢?
回溯至18世紀,千分尺便伴隨著機床工業的發展,踏入了制造業的輝煌舞臺。時至今日,千分尺依然穩坐車間常用且精準的測量工具之一的位置。
今天,就讓小栗風帶您一同領略千分尺的誕生、成長與演化的精彩歷程。
用螺紋測量長度的最初嘗試
人類最早使用螺紋原理進行測量物體的長度是在17世紀得以實現。1638 年,英國約克郡的天文學家W. Gascogine應用螺紋原理測量星星的距離。在之后的1693年,他又發明了一個叫做“卡鉗千分尺”的測量尺。
這是一個螺紋軸一端連著旋轉手輪,另一端連著可移動量爪的測量系統。測量讀數可以通過計數帶有讀數刻盤的手輪的旋轉來獲得。讀數刻盤的一周被分成10 等分,通過移動量爪來測量距離,實現了人類用螺紋測量長度的最初嘗試。
H. Gascoigne發明的卡鉗千分尺
瓦特與第一臺臺式千分尺
在Gascogine 發明他的測量儀器的一個世紀之后,1772年蒸汽機的發明者James Watt 發明了第一臺臺式千分尺,其設計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基于螺紋的放大倍率。JamesWatt最早使用的U 型結構設計在后來成了千分尺的標準,如果沒有他千分尺的歷史就會在此中斷。
James Watt的臺式千分尺 (復制品)
機床之父發明的“大法官”
19世紀早期,被譽為“機床之父”的Henry Mausdlay爵士同樣在測量儀器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腳印。他發明的臺式千分尺“大法官”能測量當時精密的尺寸,并被認為是精密測量儀器的開端。
Mausdlay 發明的臺式千分尺“大法官”
Whitworth爵士
然而,James Watt 和Mausdlay 的臺式千分尺在很大程度上是供他們自己使用的。直到19 世紀后葉市場上才有精密測量儀器出售。發明了著名的“Whitworth 螺紋”的Joseph Whitworth爵士成為了的推動了千分尺商品化的人物。
Whitworth爵士首先將千分尺商品化。
Whitworth爵士的“ 百萬分之一英寸” 測量設備
現代千分尺的誕生
現代標準的千分尺具有U 型結構和單手操作的特點。很多生產商都采用千分尺這一共同的設計。
這一典型設計可追溯至1848年,法國發明家J. Palmer 獲得了稱為Palmer 系統的專利。
現代千分尺幾乎都遵循了Palmer 系統的基本設計,比如U 型結構、套管、套筒、心軸和測砧等。在千分尺的歷史上Palmer的貢獻不可估量。
在巴黎國際博覽會上展出的Palmer 千分尺
千分尺的發展壯大
美國B&S公司的Brown & Sharpe 參觀了于1867 年舉行的巴黎國際博覽會,他們在那里第一次見到了Palmer 千分尺并把它帶回了美國。
Brown & Sharpe 仔細研究了他們從巴黎帶回的千分尺,并在其中增加了兩個機構:一個能更好的控制心軸的機構和一個心軸鎖緊裝置。他們在1868 年生產出了袖珍型千分尺并在第二年將之推向市場。
千分尺的發展壯大
美國B&S公司的Brown & Sharpe 參觀了于1867 年舉行的巴黎國際博覽會,他們在那里第一次見到了Palmer 千分尺并把它帶回了美國。
Brown & Sharpe 仔細研究了他們從巴黎帶回的千分尺,并在其中增加了兩個機構:一個能更好的控制心軸的機構和一個心軸鎖緊裝置。他們在1868 年生產出了袖珍型千分尺并在第二年將之推向市場。
千分尺發展史中的三豐&力豐
三豐公司是日本最早發展千分尺的制造商之一。1934 年,三豐公司的創始人——沼田惠范在東京蒲田買了一小批千分尺并開始了他的研究,三年之后,經過無數次試驗和失敗,他生產出了他的第一把千分尺,也是日本的第一把國產化成功的千分尺。
三豐公司的第一把千分尺
為了促進第一批千分尺的銷售,生產了配合銷售的宣傳毛巾,上面印有在當時流行的一句口號:“質優、價廉和耐用,世界的三豐千分尺”。
在這之后是在材料、制造方法、裝配和過程控制等各領域的一系列的改善,三豐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成長。而電子時代的到來,為所有的測量儀器指引新的發展方向。千分尺發展的重點從刻度線讀數轉移到液晶顯示器的顯示讀數。
從刻度讀數變成液晶顯示
讓讀數變得準確、省力
80余年來,三豐公司致力于精密測量事業,投身千分尺研發,始終秉持最初的口號,創建了備受用戶喜愛的千分尺品牌——三豐千分尺,并于2011年就已推出滿足用戶更高精度需求的千分尺——“萬”分尺,推動了千分尺的新發展。
高精度千分尺——MDH系列
分辨力高達0.0001mm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